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79967.html重读语文课本5
再不讲老舍,济南的春天就要过去了
今天要和大家重读的是《济南的冬天》。
纵观整个济南城的历史,要问哪一个名人最爱济南,我相信大部分济南群众都会毫不犹豫地报出老舍的名字。
历史上,济南也是一座文化古城,诞生于济南或者到济南一游的名人也是真的不少,但如老舍这般对济南爱得如此深沉的却绝无仅有。
我们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文学创作也是围绕北京城展开的,比如《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等,都是以北京城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一个人把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化作笔下的文字,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是像老舍先生这样把他乡也写成文章,且一写再写的确实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特例。
老舍先生曾经深情地写道:“北平是我的故乡,可是这七年来,我不是住济南,便是住青岛。在济南住呢,时常想念北平;及至到了北平的老家,便又不放心济南的新家。好在道路不远,来来往往,两地都有亲爱的人,熟悉的地方;它们都使我依依不舍,几乎分不出谁重谁轻。在青岛住呢,无论是由青去平,还是自平返青,中途总得经过济南。车到那里,不由的我便要停留一两天。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胜,闭了眼也曾想出来,可是重游一番总是高兴的: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老舍先生享年67岁,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分别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在山东待了7年,其中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在济南待的时间不是最长的,可是给济南写的文章却是除了故乡外最多的。像《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趵突泉的欣赏》《到了济南》《大名湖之春》《济南的药集》《吊济南》等,还有很多小说的背景和人物也是取自于济南。
最著名的当属这篇《济南的冬天》,很多异地来济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济南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可谓是济南最硬的软文了。
老舍先生在文章中情有独钟地表示“济南真得算是个宝地”,并把冬天的济南描写得动人又富有诗意。比如:“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每年冬天都冻得要死的王晓老师表示,老舍先生难道我和您待的不是同一个济南吗
老舍先生除了《济南的冬天》还写过《济南的秋天》,总有些好奇的小朋友问:老师,老师,老舍先生怎么不写济南的春天啊?
老舍先生还真写过济南的春天,只不过名字不叫《济南的春天》,叫《大名湖之春》。
如果说《济南的冬天》是一曲赞歌,那《大明湖之春》就只能说是一篇吐槽了。
《大明湖之春》(节选)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而深*,而黑*,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除此之外,老舍先生还在另外一篇名为《春风》的文章里,将济南和青岛的春天,放到一起狠狠地批评了一下:
《春风》(节选)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各位济南和青岛的朋友们有没有很有共鸣啊
关于《济南的冬天》我们就先重读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聊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以及,也有好奇的小朋友问为什么老舍先生不写《济南的夏天》呢,答案请见下图
PS:推荐各位朋友阅读一篇个人特别喜欢的小说,汪曾祺先生以老舍先生为原型的小说《八月骄阳》,每每读来不由泪流。
希望后续有机会可以和大家多读一些老舍先生的文字,因为老舍先生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很多值得分享的。
今日份的优秀评论
摘星同学:
老舍大人是带了多少层粉丝滤镜写的济南冬天啊?被大济南狂风吹到眼睛睁不开的我似乎呆了一个假济南?
不过像许多北方城市一样,济南的四季格外分明。当你看过了春花,忍过了酷暑,秋的醇美和冬的寒凉也将一并向你袭来。一年总是这样轮回。正处于春天的我,喜滋滋的感叹今年的进度条还剩好多呢!
todolist上载满了春日限定的活动,风筝早就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它被厚重书柜封印了一年的翅膀仿佛猎猎生风,迫不及待接受云和蓝天的邀请,出发~
仙人闲人:
老舍先生那时的济南是不是响晴的,我不知道。只记得我小时候济南的冬天是非常非常的冷,可能是那时还没有暖气的缘故吧。家里取暖全靠一个不大的蜂窝煤炉子,一家人围着炉火,烤个地瓜,玉米,满屋子都是它们的香气,说说笑笑倒也快乐。
那时的冬天会经常下雪,而且还是很大的那种,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白的雪,平房的屋檐下也会结出许许多多又细又长的锥形的冰凌。小孩子们会把它们敲下来,含在嘴里,就像在夏天吃冰棍一样。现在的冬天,是干冷干冷的,雨雪都少见,即使有也是零星的小雪,而且是乌乌的脏脏的,雾霾也会经常光临,似乎真的不像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小时候济南的冬天是净美的,我很怀念她。
宇同学:
马上就大学毕业了,大一的时候思修老师的话依然印象深刻:“济南只有三个季节:夏季,冬季,大约在冬季”
冬天帽子、口罩和长及脚腕的羽绒服全副武装的我实在难以想象济南的冬天曾经这么温柔。济南的春天倒是如老舍先生吐槽的一般,大风分分钟吹得你怀疑人生,每等舒服的穿几天长袖体恤就换上短袖并在晒的黢黑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乐逍遥: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恋爱的时候,听某些人说起济南的夏天就是个大火炉,我打死不相信,在北方夏天能有多热?第一年来济南正好是夏天,着实让人感到了她的威力,步行在水泥路上,热浪袭来,一波接一波,光着脚丫穿凉鞋,烫的生疼,简直不能出门,到处像蒸笼。说起真热啊,一楼的大姨竟然说哪里热啊,小姑娘。我哑然失笑,您老人家感觉不到热?十六年过去了,我已经从小姑娘变成了二胎宝妈,早已习惯了济南的春夏秋冬,或许哪一天我也会说,哪里热啊?哈哈哈……
茉莉:
记得刚来济南正是春天,狠狠地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那风吹的呀......真是风沙走石暗无天日。骑着自行车实在是动不得,只好推着回家,到家除了带着眼镜框架下是白色的,外其余都是灰突突的土,心里嘀咕着想离开。
接下来的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我这个从小到大没起过痱子的人竟起了痱子,痒得难受,更想着一定要离开这座城市……当然现在我并没有离开,因为我碰到了爱的人,把家安在了济南,25年了,慢慢喜欢这座城市离不开了,济南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云所织布:
老家在内蒙,总体印象,就是冷与风。夏天慢热且易凉,九月已是寒凉深秋,清早须裹了棉袄才能缩头缩脑探出门去,此时穿着单裤的腿仿佛被冰水浇透,真是沮丧无助到了极点。这里流传着一个笑话,天寒地冻中对话的两个人无法听辨对方的言语,得把这“话”捧到屋里捂热消融,声音才会放出来。
忠泉同学:
估计济南的冬天比北京舒服很多,老舍才会对济南的冬天赞赏有加。不知道济南的冬天是不是老舍来济南第一个冬天写的呢,估计后来几个冬天体会过济南冬天寒风之后,也后悔写了这样的文章了吧像《大明湖之春》,估计就是后来写的,对济南比较熟了,舍得批评了。老话儿说,爱之深责之切嘛!就像人与人之间,初见面肯定相互恭维,只有感情深厚的人,才能相互“伤害”
点击图片或扫描